和余秀才游绿净堂以诗见寄

佳名谁为榜岖岑,牵惹诗翁蹑屐寻。
绿外清风先见竹,静中新啭不妨禽。
沈酣山水真君事,汩没文书岂我心。
待拨频烦聊一赏,振衣閒坐洛生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山水间寻找灵感、享受自然的闲适生活。

前两句写诗人被“绿净堂”这个雅致的名字吸引,忍不住穿上木鞋去探寻这个地方。名字起得好,让人一听就想去看看,说明诗人对自然美景充满向往。

三四句具体描写了绿净堂的景色:还没走近,就先感受到竹林吹来的清风;环境幽静,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反而更显清幽。这里用“清风”和“鸟鸣”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氛围。

五六句是诗人的感慨:沉醉于山水才是真正该做的事,埋头处理公文哪是我的本心呢?这两句直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琐事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行动:他放下手头的杂事,悠闲地坐在那里,整理衣衫,像古人一样吟诗抒怀。“洛生吟”借用典故,暗示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洒脱生活。

全诗的核心:通过一次寻访山水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情感真挚,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谁不想放下繁忙的工作,去享受片刻的宁静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