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悔山即和司马承祯山居洗心韵

山中云霞古,山外草树腥。出山猿鹤寂,还山梦魂清。

流水断复续,空谷幽而明。坐我石榻稳,著我罗衣轻。

眼中何所见,太古苔痕青。耳中何所闻,绝顶波涛声。

吾心既已洗,谁博浮埃名。无求安有悔,遗身自忘情。

岂必三山去,即此凌青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中的生活,表达了远离尘世、洗涤心灵的境界。

开头用"云霞古"和"草树腥"的对比,说明山里山外截然不同。山里是古老祥和的仙境,山外是世俗的烟火气。诗人说一旦离开山林,连猿猴仙鹤都显得寂寞;回到山中,连做梦都觉得清爽。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山居生活:时断时续的溪水、幽深明亮的山谷、稳当的石榻、轻薄的衣衫。诗人特别提到眼中看到的是最原始的青色苔藓,耳边听到的是山顶传来的松涛声,这些都在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最后点明主旨:心灵已经洗净,不再追求虚名。因为无欲无求,所以不会后悔;因为忘记自我,所以超脱世俗。诗人认为不必刻意寻找仙境,在这山中就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全诗通过对比、白描等手法,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传递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合二为一、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精神自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