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谒孔子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前两句写庙宇景象:林立的石碑上长满青苔,庄严肃穆的大殿门敞开着。这里用"蚀古苔"暗示庙宇历史悠久,"端拜"二字则体现了作者虔诚的态度。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孔子的精神像东山一样崇高,他的思想影响如泗水长流。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坑灰),但文化依然传承(科斗文字);虽然汉初礼制简陋(绵蕞),但如今已能举行隆重的祭祀(太牢)。这里通过历史变迁,突显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
最后两句借景抒情:庙前老树粗壮茂盛,仿佛在嘲笑当年想加害孔子的宋国司马魋。用树木的生机勃勃,反衬小人的卑劣渺小,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对奸邪的鄙视。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景物烘托,将历史沧桑与永恒价值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孔子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