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楼极目为牟公子作
旋步楼前望青天,青天意与吾心连。
碧波清泚侵书幌,明月光风冷坐毡。
扶杖行歌挹美景,此景吻合吾真境。
清风摇动砚池云,飞鸿点破江山影。
举头延伫看早春,春光意与吾心同。
毫端生翠龙蛇走,书韵遥飘万里风。
凝眸开襟拾元气,元气浑似吾心致。
鹭落沧州谩自飞,龙潜碧海行当试。
试得清光达九重,纷披鳞鬣横苍空。
穷经志士能如彼,生平无负勤书功。
功成不见固可羡,嗟余不幸诚可腼。
玉楼入梦到九泉,空叹文星终不见。
碧波清泚侵书幌,明月光风冷坐毡。
扶杖行歌挹美景,此景吻合吾真境。
清风摇动砚池云,飞鸿点破江山影。
举头延伫看早春,春光意与吾心同。
毫端生翠龙蛇走,书韵遥飘万里风。
凝眸开襟拾元气,元气浑似吾心致。
鹭落沧州谩自飞,龙潜碧海行当试。
试得清光达九重,纷披鳞鬣横苍空。
穷经志士能如彼,生平无负勤书功。
功成不见固可羡,嗟余不幸诚可腼。
玉楼入梦到九泉,空叹文星终不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在书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思,充满了对自然、学问和理想的深情寄托。
开篇诗人站在书楼前仰望青天,感觉天空与自己的心境相通。碧绿的湖水倒映在书帘上,明月清风吹拂着坐垫,营造出清幽雅致的读书环境。诗人拄着拐杖边走边唱,眼前美景与内心追求完美契合。
诗中用"砚池云"和"江山影"两个精妙的比喻:清风吹动砚台如云涌动,飞鸟掠过打破江山倒影,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看早春景色时,诗人再次强调春光与心境的共鸣,笔下文字如龙蛇游走,书卷气息随风飘远。
后段转向更深层的思考。诗人敞开胸怀感受天地灵气,觉得这气息与自己的精神相通。用白鹭自在飞翔、蛟龙潜海待发的意象,暗喻读书人厚积薄发的状态。最终理想是让学识光芒上达天庭,像神龙展鳞翱翔苍穹。
结尾处诗人既敬佩那些穷经皓首的学者,又感叹自己命运不济。最后"玉楼入梦"的典故,表达了对文采风流的向往与未能如愿的遗憾。全诗将读书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展现了传统文人既超脱又入世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