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诗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赵龙文校长在教育上的贡献和坚守文化的品格。
前两句"试诸生以周官司暴之能,蕊榜频登,允征善教"说的是赵校长用古代周官考核人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生们屡次金榜题名,证明他确实善于教导。这里用"蕊榜"代指科举榜单,形象地展现了学生们在他的培养下不断取得好成绩。
后两句"尊圣学于论语当薪之日,芸编不废,终挽横流"更有深意。说的是在传统文化被轻视("当薪之日"比喻经典被当作柴火烧,指文化遭破坏的时代),赵校长依然坚持传承圣贤之学,保护书籍文献("芸编"指书籍),最终扭转了文化衰败的潮流。"挽横流"这个比喻很生动,把挽救文化比作力挽狂澜。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赵校长教书育人的成就,又突出了他在文化危难时刻的坚守,塑造了一位既有教学能力又有文化担当的教育家形象。语言上善用比喻,把抽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承用"蕊榜"、"横流"等具体意象表现出来,既庄重又不失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