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竹枝词》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黄昏图景,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
前两句写两处古迹:沈司徒庙在夕阳中显得格外沉寂,赵四官的坟头已被野草蔓延侵占。这里用"夕阳沈"和"蔓草侵"两个动态描写,暗示着历史人物终将被时间遗忘的必然——再显赫的庙宇也会黯淡,再精致的坟墓终将荒芜。
后两句转向水文描写:沙浦和桑浦的潮水急促奔流,腰泾的水比界泾更为幽深。诗人通过"急"和"深"的对比,既展现了江南水网纵横的特色,又暗喻着人世变迁如同这流水般不可阻挡。四句中三处地名(沈司徒庙、腰泾、界泾)与三个人名(沈司徒、赵四官、王凤喈)相互映照,形成时空交错的沧桑感。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夕阳下的古庙切换到荒草丛生的孤坟,再拉到奔涌的河浦,最后定格在幽深的水泾。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并置传递出"逝者如斯"的永恒叹息,让读者在具体意象中自然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