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贤堂

夫子宦游三十年,乞身归老旧林泉。
须知朝路抽簪后,不要乡人负弩前。
儒素⑴生涯图史富,官清门户子孙贤。
羡君此去浑无事,满眼青山剑外天(《九华集》卷一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休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语言朴实却充满人生智慧。

诗的前四句讲这位官员工作三十年后主动辞官回乡。"乞身"是谦辞,表示自己请求退休;"抽簪"指摘下官帽,象征退出官场。有趣的是,诗人提醒退休官员:既然主动辞官,回乡就不该再摆官架子(不要期待乡亲们像迎接大官那样列队迎接)。

后四句展现退休生活的美好:作为读书人(儒素),家里藏书丰富;为官清廉,子孙都很优秀。最令人羡慕的是,告别公务后可以尽情欣赏故乡的青山蓝天。"剑外天"这个说法很妙,既指四川剑门关外的天空(暗示归隐之地),又暗含"放下利剑般紧张的官场生活"之意。

全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传递出一个朴素道理:主动放下权力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诗中退休官员的形象也很接地气——不要乡亲们隆重迎接,说明他真正放下了官威;夸子孙贤惠,就像现在老人爱聊自家孩子有出息一样亲切。

员兴宗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