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郭清霞书言欲归老罗浮诗以速之 其二

秦风最善咏蒹葭,我亦伊人在水涯。南越重来应有主,朔方一别遂无家。

仙人栖托元东莞,令子弦歌是白华。同在潇湘吾独返,相思频寄海天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期盼。诗中,作者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织,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希望他早日归来的心情。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秦风最善咏蒹葭”,蒹葭是水边的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思念。作者说秦地的风最擅长吟咏蒹葭,暗示自己也在水边思念着友人。“我亦伊人在水涯”,这里的“伊人”指的是友人,作者也在水边思念着他。

接着,诗中提到“南越重来应有主,朔方一别遂无家”,南越和朔方是地名,分别指南方和北方。作者说友人如果从南方回来,应该有个归宿,但自从在北方分别后,自己却失去了家的感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

然后,诗中提到“仙人栖托元东莞,令子弦歌是白华”,仙人栖托的地方是东莞,而友人则在白华这个地方弹琴唱歌。这里用仙人和友人的形象,表达了友人的高洁和才华。

最后,诗中说“同在潇湘吾独返,相思频寄海天霞”,潇湘是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作者说自己独自返回潇湘,而相思之情则像海天之间的霞光一样频频传递。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希望他早日归来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他早日归来的心情。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