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说的是这位友人在担任三川守时政绩卓著,声名显赫,达到了“万石君”这样的高位。这里用“万石君”来比喻友人的功名成就,既形象又简洁。
接下来两句“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遗憾:虽然友人声名远播,但自己却未能与他深交,这成为一种人生缺憾。这里的“欠一识”可以理解为“认识得太少”或“未能深入了解”。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逝去的哀思。诗人用“兜率”指代友人魂归之处,暗示友人已离世;而“琴台只断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逝去后留下的空虚和孤独,仿佛原本陪伴的琴声和云彩都已消失。
最后两句“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诗人借今夜的月光来表达内心的伤感,想到友人初葬的坟墓,心中充满了不忍和悲痛。月光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暗示了诗人难以平复的哀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友人功名、遗憾、逝去和坟墓的描绘,展现了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动容。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