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悯忠祠①

浙中倭寇痛猖狂,烽火濒江逼我乡。
奋勇儒臣甘杀敌,捐躯碧血效睢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浙江沿海抗击倭寇的悲壮场景,传递出文人武将保家卫国的热血精神。

前两句用"痛猖狂""烽火逼乡"等直白的词语,生动展现了倭寇肆虐的危急局势——侵略者在浙江沿海横行霸道,战火已经烧到了家乡门口。这种紧迫感让读者瞬间感受到当时百姓面临的生存危机。

后两句则刻画了一位文官出身的抗倭英雄形象。"儒臣甘杀敌"打破了对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刻板印象,突显出书生放下笔墨、拿起刀枪的决绝。"碧血睢阳"这个典故(唐代张巡死守睢阳的事迹)的化用,既赞美了烈士的忠勇,又暗示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堪比历史著名战役。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文人血性"——平时拿笔的手握起了剑,用生命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短短四句既有硝烟弥漫的战场画面,又有超越时代的爱国情怀,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股荡气回肠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