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墨兰和尹默
江空无路到。
悲湘君云旗,梦痕惊觉。
转绿回黄,叹世尘轻换,素心都杳。
染墨沈酣,因便想、幽居深窎。
对零缣、谁认孤芳,旧时容貌。
偏记江南春早。
甚澹薄妆成,鬓鸦催老。
满目京尘,怕谢庭芝树,共缁清操。
巷隔乌衣,除燕子、飞来能道。
试与重调弦柱,年华正好。
悲湘君云旗,梦痕惊觉。
转绿回黄,叹世尘轻换,素心都杳。
染墨沈酣,因便想、幽居深窎。
对零缣、谁认孤芳,旧时容貌。
偏记江南春早。
甚澹薄妆成,鬓鸦催老。
满目京尘,怕谢庭芝树,共缁清操。
巷隔乌衣,除燕子、飞来能道。
试与重调弦柱,年华正好。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墨兰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流动,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坚守高洁品格的心路历程。
上阕开篇用"江空无路"营造出迷茫压抑的氛围,湘君(屈原)的典故暗示了怀才不遇的悲愤。"转绿回黄"既写草木荣枯,又暗喻世事变迁,而"素心都杳"则直指初心难守的无奈。词人借墨兰"幽居深窎"的特性,隐喻自己远离尘嚣的孤高姿态,但"谁认孤芳"又流露出不被理解的孤独。
下阕转入回忆,江南春早的明媚与"鬓鸦催老"的沧桑形成强烈对比。用"谢庭芝树"(谢安家族象征高洁)的典故,表达在污浊环境中坚守品德的艰难。"巷隔乌衣"化用刘禹锡诗句,通过燕子这一意象,巧妙传递出物是人非的感慨。结尾"重调弦柱"的意象既是对美好年华的追忆,也暗含重整旗鼓的期许。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墨兰的物性与人的精神品格完美融合:墨色象征坚守,幽香代表操守,而"孤芳"的姿态正是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词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草木变迁、燕子来去等自然意象,婉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理想难觅的深沉感慨,展现了传统文人"含蓄见骨"的表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