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家酿未熟
平生不喜饮,九日犹一酌。
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
床头泻馀樽,畦菊吐微萼。
洗盏对妻孥,肴蔬随厚薄。
兴来欲径醉,量尽还自却。
傍人叹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绰约。
养生要慈俭,已老惭矍铄。
燕居渐忘我,杜门奚不乐。
风曲日已乾,浊醪可徐作。
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
床头泻馀樽,畦菊吐微萼。
洗盏对妻孥,肴蔬随厚薄。
兴来欲径醉,量尽还自却。
傍人叹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绰约。
养生要慈俭,已老惭矍铄。
燕居渐忘我,杜门奚不乐。
风曲日已乾,浊醪可徐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不爱喝酒的人,在重阳节这天突然想喝点酒,却发现家里自酿的酒还没做好,于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了这个生活小插曲。
开头四句像在唠家常:我这人平时不爱喝酒,但重阳节总想应景喝点。今年家里酒没酿好,过节时觉得怪冷清的。这里"真寂寞"三个字用得特别妙,明明是小事,却故意夸张,让人会心一笑。
中间八句画面感很强:他翻出床头剩的半壶酒,看着菜园里刚冒头的菊花,招呼老婆孩子一起吃饭。菜多菜少无所谓,本想痛快喝一场,结果酒量太差,喝两口就停了。旁人夸他身体好,他自己心里清楚脾胃不行。这些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代人发朋友圈吐槽自己"又菜又爱玩"。
最后六句转入哲理:虽然羡慕那些仙风道骨的人,但养生贵在心态平和。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学会享受宅家的快乐。最后两句最有趣——既然新酒还没酿好,那就慢慢等吧!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把一件扫兴的事说得充满生活情趣。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Vlog:镜头从空酒壶转到小菊花,从饭桌旁的家常菜拍到微醺的脸,最后定格在酿酒缸上。没有华丽辞藻,但把普通人过节时"缺了点仪式感"的小遗憾,写得温暖又治愈。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