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翼之还清江

同郡晚相得,还家君独先。
艰难万感集,离别众愁牵。
盗贼凶荒后,干戈饷馈前。
故园思缩地,行路叹登天。
郡国方收马,江湖总税船。
遂嫌居郁郁,竟作去翩翩。
芝岭宁忘世,桃源似欲仙。
游鲲轻万里,归鹤异千年。
已谢苏秦印,无论祖逖鞭。
道瞻匡阜雨,山背蓟门烟。
远色芙蓉浦,浓香䆉稏田。
藏书犹有壁,坐客岂无毡。
我亦怀三釜,谁能乞一钱。
将诗不敢寄,多是断肠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杨翼之要回老家清江,诗人既为他高兴又充满不舍,同时感慨乱世中的生活艰难。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离别的不舍(开头到"行路叹登天")
诗人说虽然认识得晚,但很投缘,现在朋友要先回老家了。乱世中离别特别让人伤感,到处是战乱和饥荒,回趟家像登天一样难。这里用"缩地""登天"的夸张说法,突出回家的不易。

2. 对朋友的祝福("郡国方收马"到"归鹤异千年")
虽然朋友离开让人郁闷,但诗人理解他向往自由的心。用"鲲变鹏鸟飞万里""仙鹤归乡"的典故,祝福朋友能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摆脱世俗烦恼。

3. 自己的困境("已谢苏秦印"到最后)
诗人说自己既不能像苏秦那样功成名就,也不能像祖逖那样报效国家。看着朋友家乡的美景(匡山烟雨、荷花池、稻田香),更显得自己穷困潦倒(家里只剩空墙壁,连坐垫都没有)。想写诗送别又怕太伤感,说明诗人自己过得也很心酸。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对比手法:朋友的自由 vs 自己的困顿
- 生动比喻:把回家难比作"登天",把理想生活比作"桃源仙境"
- 真挚情感:没有虚假客套,直白地说"我羡慕你""我过得不好"
- 时代写照:通过个人离别反映出战乱年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读起来能感受到:在糟糕的世道里,真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得格外珍贵。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