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种被称为“吾乡第一花”的牡丹,表达了对这种花的喜爱和尊崇。诗人通过“道是吾乡第一花”直接点明了这朵花在乡里人心中的地位,说明它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而“芳时无客不矜誇”则进一步强调,每当牡丹花开时,没有人不为之赞叹,显示其美丽与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两朝二百年门第,得似君家有几家”则将话题从花转移到了花的拥有者——“君家”。诗人用“两朝二百年门第”来形容这个家族历史悠久、地位显赫,暗示这个家族在地方上有深厚的根基和影响力。最后一句“得似君家有几家”则是在问,像这样拥有如此高贵牡丹的家族,世间能有几家?这既是对家族的赞美,也是对牡丹的再次肯定,暗示这种花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巧妙地表达了对拥有它的家族的尊敬和推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