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浦即目

僛僛水柳细成行,荷叶无花亦自香。
行过江淮恶风浪,幽情忽到小池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公路浦(可能是地名)看到的景色和心情变化,语言朴实却很有画面感。

前两句写眼前小景:歪歪斜斜的柳树像排队一样立在水中,荷叶虽然还没开花却散发着清香。这里用"僛僛"形容柳枝不整齐的自然姿态,"细成行"又让杂乱的柳树有了秩序感。后句写荷叶香很妙——不需要花朵,荷叶本身就有香气,说明诗人观察很细致。

后两句突然转折:刚刚还在凶险的江淮风浪中航行,突然看到这个小池塘,整个人都安静下来了。这里通过"恶风浪"和"幽情"的强烈对比,用地理空间的转换(从大江到小池塘)来表现心境的变化。就像现代人刚经历完高速堵车,突然拐进幽静小巷的感觉。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捕捉到生活中"由紧张到放松"的瞬间。那些歪柳、荷叶都是普通景物,但经过风浪颠簸后显得特别可爱,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有共鸣——比如加班后回家路上,连看到路边野花都会觉得特别美。诗人把这种微妙感受用28个字就精准传达出来了。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