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张梦泽的思念和江南美景的向往。
前两句"朱斠行部带明霞,不是桃源即若耶"描写使者出行的场景:使者(朱斠)的队伍行进时,仿佛带着绚丽的云霞,所到之处不是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是像若耶溪那样的美景。这里用两个著名的美景来比喻使者经过的地方,说明这些地方风景优美。
后两句"颇忆江南梅信否,随风吹向赤松家"转向抒情:你还记得江南的梅花消息吗?就让风把这思念吹到你隐居的地方吧。"赤松家"暗指友人隐居的地方,用"随风吹向"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使者行进的画面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把自然美景和真挚友情巧妙融合。诗中运用"桃源""若耶"等典故,既赞美了使者途经之地的美景,又自然过渡到对江南的怀念。最后用风吹梅信的意象,把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而动人。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