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三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自携蜡屐自扶筇,偶亦偕行挈小童。
积习未除官样俗,袖中藏得歙烟筒。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退休官员的日常生活,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两种生活状态的碰撞。

前两句描绘了老翁悠闲的退休生活:自己拄着竹杖、穿着木屐散步,偶尔带着小童一起出门。这些细节透露出自在闲适的气息,木屐和竹杖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典型装备。

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改不掉当官时的习惯——袖子里总藏着精致的歙县烟筒。这里的"官样俗"不是贬义,而是说长期为官形成的习惯已经刻进骨子里。"歙烟筒"是高级官员用的名贵烟具,这个细节像彩蛋一样,让人会心一笑。

全诗妙在通过"带烟筒"这个小动作,把人物身份转变后的矛盾感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现代人退休后,虽然穿着休闲装,但还是会不自觉保持上班时的某些习惯。诗人用生活化的场景,既写出了官员退休后的闲适,又透露出职业对人的深刻影响,读来亲切有趣。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