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半身美人图,用轻松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画作的神韵和作者的情感。
前两句"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说的是:不知道是哪位画技高超的画家,用神奇的画笔描绘出了这位美人的风姿神韵,而且恰到好处地在最动人的地方停笔。这里"风流"不是指男女关系,而是形容美人那种自然洒脱的气质。
后两句"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是作者的回忆:看着这幅画,突然想起多年前曾经见过这位美人,那是在桃花盛开的深处,矮墙边上。这里用"桃花"暗示美人的娇艳,而"短墙头"这个生活化的场景让整个画面更真实亲切。
整首诗妙在:
1. 用"写到风流处便休"夸赞画家懂得留白的艺术,给人想象空间
2. 从画作联想到真实记忆,虚虚实实之间增添了趣味
3. "桃花深处短墙头"这样接地气的描写,让古典美人形象变得鲜活
4. 语言明白如话,就像在和朋友聊天时随口吟出的感叹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看着美人图,想起旧相识的即兴小诗,写得自然生动,让人读着读着仿佛也看到了画中人的风采。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