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庭院花草枯萎、主人动手清理的场景,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的前四句写花草的脆弱:这些花草天生就娇弱,再加上冰雪的摧残,过季后就都枯萎了,眼前所见都成了虚幻。这里用花草比喻人生中脆弱易逝的事物,暗示生命中的美好往往短暂。
中间四句写清理过程:拔除杂草时被芒刺扎手,把枯枝当作柴火装满一车。这些具体动作其实是在说:人生需要定期清理"枯枝败叶",虽然过程可能辛苦(芒刺),但旧事物的结束(枯枝当柴烧)能为新生腾出空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只要把枯枝烂叶清除干净,什么样的新生命不能重新发芽呢?这是在告诉我们:结束不是终点,适时放手、清理过去,才能为新的开始创造可能。
全诗用清理庭院的小事,道出了"破旧立新"的生活智慧。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主动结束一段关系、放弃旧习惯、告别过去,虽然过程不易,但这样才能迎来新的成长。诗人用质朴的庭院劳作,写出了这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