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书院步西涯韵
别山忆山日八九,物情更责相缠紏。
牵引氛岚几格间,谓无非无有非有。
司徒屡疏始东还,梦落石城经夏口。
九峰突兀古来面,暮年作伴良非偶。
方床天设玉围屏,朱碧斓斑照云母。
树阴四檐不知夏,门外古松双鹤守。
绿野忙移面汉开,丈事金章理何取。
广原岁杪春一分,雨甲烟苗未牙纽。
造化无私亦云漏,三数梅花在轩牖。
消息东风泰运来,再拜青山重翘首。
当梅细语梅得知,并力诸公馀大手。
步郢惟歌白雪词,和陶且酌黄花酒。
书帙散乱冷不收,开畦敢望瓜如斗。
浪倒风颠此到岸,浮鸥立鹭心期久。
云庄病老亦归人,为国翻思惜黄耇。
竟陵名胜凡几峰,月黑神游公会否。
牵引氛岚几格间,谓无非无有非有。
司徒屡疏始东还,梦落石城经夏口。
九峰突兀古来面,暮年作伴良非偶。
方床天设玉围屏,朱碧斓斑照云母。
树阴四檐不知夏,门外古松双鹤守。
绿野忙移面汉开,丈事金章理何取。
广原岁杪春一分,雨甲烟苗未牙纽。
造化无私亦云漏,三数梅花在轩牖。
消息东风泰运来,再拜青山重翘首。
当梅细语梅得知,并力诸公馀大手。
步郢惟歌白雪词,和陶且酌黄花酒。
书帙散乱冷不收,开畦敢望瓜如斗。
浪倒风颠此到岸,浮鸥立鹭心期久。
云庄病老亦归人,为国翻思惜黄耇。
竟陵名胜凡几峰,月黑神游公会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对九峰书院的深情回忆和晚年生活感悟,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山水情怀 诗人开篇就用"别山忆山"道出对书院山景的思念,把云雾缭绕的山景比作屏风("方床天设玉围屏"),将古松比作守门的仙鹤。这些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书院被自然环抱的幽静景象,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生活哲思 诗中透露出淡泊名利的智慧:提到辞官归隐("司徒屡疏始东还"),认为功名利禄("丈事金章")不如与青山作伴。通过"三数梅花在轩牖"这样的细节,展现知足常乐的心态,就像在说:窗前几枝梅花,胜过世间繁华。
3. 岁月感悟 后段诗人以过来人身份抒发感慨:整理散乱的书卷("书帙散乱"),在菜园种瓜("开畦种瓜"),这些日常小事被赋予深意。最后"月黑神游"的想象,既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也暗含对生命终点的坦然,就像在夕阳下平静回望一生。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感——像一位老者在炉火边娓娓道来:功名如浮云,山水即人生,一壶黄花酒,足以慰风尘。这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