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其二 古铁刀

战地久埋没,洪炉为再烧。曾因土花缺,不逐血魂销。

拟借庖丁手,宁悬笔吏腰。柔铅勿多忌,一割定相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把古老的铁刀,经历了战场的埋没后,被重新锻造获得新生。诗人通过铁刀的故事,表达了对坚韧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赞美。

前四句说这把刀曾在战场被埋没很久,如今被重新锻造。它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生了锈("土花缺"),但并没有像其他沾过血的兵器那样彻底消失。这里用铁刀的"重生"暗喻人经历挫折后仍能东山再起。

中间四句写这把刀的用途:既可以像庖丁解牛那样实用(暗指能做大事),也适合文人挂在腰间(指可以成为文人雅士的佩饰)。"柔铅勿多忌"是劝诫这把刀不要太锋利伤人,只要"一割"就足够了,体现了一种中庸的处世智慧。

全诗最妙的是把铁刀拟人化,通过"血魂销""庖丁手"等生动比喻,让一把普通的古刀有了生命故事。诗人其实是在借物言志,告诉人们:经历磨难不可怕,重要的是保持自身价值;做人做事既要保持锋芒,也要懂得节制。这种将生活哲理融入日常物品的写法,既亲切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