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四醉起赠肖
中宵推梦拧灯红,酒穿血脉搅狂龙。
天间万物皆已死,雨和蛙语飞春栊。
独笑先生忙底事,扯笔作诗火相烘。
春半好景不得看,桃杏偶驻飞馀红。
诗纵锦绣何所用,惶惶唐肆追尘风。
一春冷雨况阵马,春阵未立剧刀攻。
处室方寸不敢出,如茧之蛹蛛网虫。
窗隙每见杜鹃发,万山绿压微三丛;
我旧爱此气如虎,竟成羊首低虎恭。
故人今岁心如何,闻似老马安龙钟。
六年长约驰春浦,岁岁因循迟佳衷。
今年我更病躯体,手颤难握蕉叶盅。
有女新婚拟不往,君知我意穷疏慵⑴。
百官叱吒皆吾主,一卷俯仰如佳僮;
漫道口体情太俗,苟不饮食生何从?
世中求此意已足,馀皆驴嚣耳能聋。
我心久已如沧海,百川来泻无惊恫。
天间万物皆已死,雨和蛙语飞春栊。
独笑先生忙底事,扯笔作诗火相烘。
春半好景不得看,桃杏偶驻飞馀红。
诗纵锦绣何所用,惶惶唐肆追尘风。
一春冷雨况阵马,春阵未立剧刀攻。
处室方寸不敢出,如茧之蛹蛛网虫。
窗隙每见杜鹃发,万山绿压微三丛;
我旧爱此气如虎,竟成羊首低虎恭。
故人今岁心如何,闻似老马安龙钟。
六年长约驰春浦,岁岁因循迟佳衷。
今年我更病躯体,手颤难握蕉叶盅。
有女新婚拟不往,君知我意穷疏慵⑴。
百官叱吒皆吾主,一卷俯仰如佳僮;
漫道口体情太俗,苟不饮食生何从?
世中求此意已足,馀皆驴嚣耳能聋。
我心久已如沧海,百川来泻无惊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酒醒来的夜晚,诗人借着酒劲抒发内心的狂放与苦闷。全诗充满矛盾张力,既有豪放不羁的醉态,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开篇用"拧灯红"这个生动动作,配合"狂龙"的比喻,形象展现酒后血脉偾张的状态。随后笔锋急转,用"万物皆死"的夸张表达,带出窗外春雨蛙鸣的鲜活春景,形成强烈反差。
中间部分通过自嘲"忙底事"写诗,带出对创作价值的怀疑——纵有锦绣文章,也不过是追逐虚名。用"阵马""刀攻"等战争意象,暗喻现实压力如刀剑相逼,使人如困茧中。曾经喜爱的杜鹃花,如今也失去了欣赏的豪情,象征精神世界的萎缩。
后段转向对老友的倾诉:六年之约年年落空,如今自己病体缠身,连喜酒都懒得参加。最后用"沧海"作结,表面说看透世事,实则暗含不甘——百川入海激不起波澜,恰恰反衬出内心的惊涛骇浪。
全诗妙在将日常琐事(醉酒、写诗、爽约)与宏大意象(狂龙、沧海、阵马)交织,把中年人的疲惫与不甘写得既真实又震撼。那些"手颤难握杯""懒得赴宴"的细节,比直接抒情更能让人共情理想受挫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