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歌(丁亥十二月初五(2008-1-12))
蜃满京华意泯泯,谤木盘龙影嶙峋。
承天门外风吹晦,铅色大地裹北宸。
遥望理想热血子,姓是天水名真人。
亦曾数年踽偻道,亦曾纡朱士星臻。
朝来春雷覆鼎革,北野南疆奋为臣。
食米求粮人所传,相指嘉谷三万囷。
紧步邓公黑白旨,权掌盐铁使算缗。
驰行风云十载间,朋党尚存亮节身?
舆图重利轻法义,尘市板荡笑赤贫。
群氓求食难诤谏,己巳阴云阻万民。
万民泪涕世无纪,青春头颅纷抛起。
芸芸学子似当年,公心难咎众心委。
此日霪雨飞如霰,溺身削骨冷彻髓。
一声恸怛沉沉嘱:“吾来晚矣吾老矣。
青青子衿希望心,珍重尤记孚未止”。
可怜公心苦渡之,大河疾风威厉几?
上者如天不仁久,危世洪涛无涘涘。
无舟无楫临崖渡,公竟渡河奈何耳?
是夜哀声上玉阶,英雄碑篆河殇史。
六月翻飞腊月雪,九门铁幕锢累累。
功成万骨祭刀丛,箜篌一曲悲难倚。
身名裂尽任徙谪,樊絷一十六年里。
耄耋之心谁可诘?
十万广莫风瑟瑟。
千山冷月默然眦,寒松垂首饮冰日。
想是天心终悯宥,终释公魂得翔逸。
红日如丸非良药,衔石东海心如一。
心如一,其血碧。
黯夜星流光奕奕。
去者去,苍苍柏。
百丈飞雪青魂积。
春未春,冬风剧。
未逢惊雷亦甲坼。
所以生者当崚嶒,长河无槎可振翮。
承天门外风吹晦,铅色大地裹北宸。
遥望理想热血子,姓是天水名真人。
亦曾数年踽偻道,亦曾纡朱士星臻。
朝来春雷覆鼎革,北野南疆奋为臣。
食米求粮人所传,相指嘉谷三万囷。
紧步邓公黑白旨,权掌盐铁使算缗。
驰行风云十载间,朋党尚存亮节身?
舆图重利轻法义,尘市板荡笑赤贫。
群氓求食难诤谏,己巳阴云阻万民。
万民泪涕世无纪,青春头颅纷抛起。
芸芸学子似当年,公心难咎众心委。
此日霪雨飞如霰,溺身削骨冷彻髓。
一声恸怛沉沉嘱:“吾来晚矣吾老矣。
青青子衿希望心,珍重尤记孚未止”。
可怜公心苦渡之,大河疾风威厉几?
上者如天不仁久,危世洪涛无涘涘。
无舟无楫临崖渡,公竟渡河奈何耳?
是夜哀声上玉阶,英雄碑篆河殇史。
六月翻飞腊月雪,九门铁幕锢累累。
功成万骨祭刀丛,箜篌一曲悲难倚。
身名裂尽任徙谪,樊絷一十六年里。
耄耋之心谁可诘?
十万广莫风瑟瑟。
千山冷月默然眦,寒松垂首饮冰日。
想是天心终悯宥,终释公魂得翔逸。
红日如丸非良药,衔石东海心如一。
心如一,其血碧。
黯夜星流光奕奕。
去者去,苍苍柏。
百丈飞雪青魂积。
春未春,冬风剧。
未逢惊雷亦甲坼。
所以生者当崚嶒,长河无槎可振翮。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2008年腊八节为背景,通过深沉的历史意象和现实隐喻,展现了一位改革者的悲剧命运。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改革者的理想与现实困境 诗中用"铅色大地""北宸"等意象暗示政治环境的压抑,塑造了一位出身普通("天水名真人")却怀抱理想的改革者形象。他经历过底层奋斗("踽偻道"),也获得过权力("纡朱士星臻"),在改革开放中推行经济政策("紧步邓公黑白旨")。但十年后,权力腐蚀了初心("朋党尚存亮节身?"),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尘市板荡笑赤贫")。
2. 历史创伤与个人悲剧 通过"己巳阴云""青春头颅"等隐晦指代历史事件,展现改革者面对社会矛盾时的无力。诗中反复出现的"渡河"意象,象征改革者在时代洪流中孤军奋战的悲壮。"身名裂尽""十六年樊絷"直指其晚年的政治失意,直到生命终结才获得解脱("终释公魂得翔逸")。
3. 超越时代的生命启示 结尾用"红日如丸""衔石东海"等神话意象,赞美其精卫填海般的执着精神。"黯夜星流"暗示精神不灭,而"春未春,冬风剧"的悖论式表达,既点明严酷环境,又暗含生命终将突破冻土("甲坼")的信念。最终以"生者当崚嶒"的警句,呼唤后人保持风骨。
全诗的魅力在于将个人命运置于宏阔历史背景下,用"腊月雪""铁幕"等寒冷意象与"热血""红日"的暖色形成张力,在悲怆中透出理想主义光芒。诗人通过这位改革者的故事,探讨了权力、理想与历史评价的永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