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狂放状态,充满戏剧性和感染力。
前两句"黄粉丹青各未施,解衣盘礴欲何为"是说:画家还没开始用颜料作画,却先脱了衣服盘腿而坐,不知道要干什么。这里用反常的举动制造悬念,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人突然在画室脱衣服会觉得莫名其妙。
后两句"袒跣狂呼惊急起,傍人尽道长康痴"是高潮:这个光着脚丫的画家突然大喊大叫跳起来,把周围人都吓一跳,大家都说"这人跟顾恺之一样疯癫"。这里用"长康"(顾恺之的字)这个典故很有意思,因为历史上顾恺之就是有名的"画痴",诗人用这个对比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创作时就是会进入这种忘我的癫狂状态。
全诗最妙的是它像一场微型戏剧: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平静到爆发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艺术家灵感迸发的那个瞬间。它告诉我们,伟大的艺术创作往往来自这种不受拘束的激情状态,外人看着像发疯,实则是创作者最真实的模样。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