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回忆山中月色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淡淡的哀愁。
前两句"忆山月(龟蒙问贲),前溪后溪清复绝"写的是回忆中的山间月色,前后溪水清澈见底,景色绝美。"清复绝"三个字特别传神,既写出了溪水的清澈,又暗示这种美景难得一见。
后两句"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转入现实,说转眼又到了桂花开放的季节,却只能空对着杜鹃啼血的地方。这里用"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杜鹃鸟啼叫时会吐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将记忆中美好的山月溪水与现实中忧伤的杜鹃啼血形成对比
2. 时间跨度巧妙:从回忆到现实,用"看看又及"自然过渡
3. 意象选择典型:山月、溪水、桂花、子规都是能引发共鸣的自然意象
诗人通过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既美丽又带着淡淡忧伤的山水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