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柘枝舞二首 其二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一作去),层波犹注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精彩的柘枝舞表演,用生动的比喻和传神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用"山鸡照镜子"和"石燕飞远渡"的比喻,暗示舞者服饰华丽(像山鸡羽毛般鲜艳)、动作舒展(如燕子翱翔)。三四句说这场表演比贵客聚会还精彩,舞者穿着长袖舞衣在华丽地毯上起舞。

五六句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写舞者身姿轻盈得仿佛没有骨头,观众都看得屏住呼吸。"体轻似无骨"这个比喻特别形象,让人立刻联想到舞者柔若无骨的曼妙姿态。

最后两句写舞蹈结束时的余韵:即便舞者已经转身退场,她眼波流转的情态还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水波荡漾久久不散。"层波犹注人"这个描写既指舞者眼波,也暗喻舞蹈带来的震撼在观众心中持续荡漾。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段舞蹈视频:从服饰装扮到动作特写,从观众反应到谢幕瞬间,每个画面都充满动感与美感,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场舞蹈的惊艳。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