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吟 其三 (丙戌)

我读先秦书,莱子有逸妻。
闺房以逸传,此名蹈者希。
勿慕厥名高,我知厥心悲。
定多不传事,子孙无由知。
岂但无由知,知之反涟洏。
羞登中垒传,耻勒度尚碑。
一逸处患难,所全浩无涯。
一逸谢万古,冥冥不可追。
示君读书法,君慧肯三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读古书时的感悟,核心在探讨"隐逸"的真正意义。

诗里提到一个叫莱子的人,他妻子因为隐居不仕而留名。但作者认为:人们只羡慕隐士的名声,却不懂他们内心的痛苦——隐士往往有很多无法言说的苦衷,连子孙后代都无法真正理解,知道了反而会更伤心。真正的隐逸不是为了留名(所以羞于被写入《列女传》这类书),而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全更重要的东西。这种选择看似逃避,实则是用沉默对抗时代,保全了比名声更珍贵的事物。

最后四句是重点:作者说这种"隐逸"就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再也追不回来。他提醒读者("君"),读书要懂得思考表面名声背后的真实代价,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全诗打破了对隐士的浪漫想象,指出真正的隐逸是忍痛放弃名誉的生存智慧,这种选择虽然不会被历史记住,却守护了更重要的东西。作者批判跟风崇拜隐士名声的现象,倡导读者透过文字看到历史中沉默的代价。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