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偶然路过惠隐寺,在花屿山房吃竹笋的闲适场景。
开篇"偶过支公院"说明是偶然造访寺院,"荒畦绿几竿"描绘寺院旁菜园里几竿青竹的景致。这里的"支公"指僧人,"荒畦"是菜园,用词很朴实。
"款扉惊昼课"写敲门声惊扰了僧人的白天修行,"烧笋供朝餐"则写僧人热情地用新鲜竹笋招待客人。这两句生动展现了寺院生活的日常画面。
"合配香粳熟"说竹笋配着新煮的米饭特别美味,"应知粉箨残"则暗示竹笋刚剥出来还很新鲜。通过饮食细节,传递出简朴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从今谢逋客,留待竹平安"最有意思:作者说以后要少出门做客,让竹子能平安生长。这既是对主人款待的感谢,也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吃笋这件小事,展现了寺院生活的宁静祥和,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欣赏。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诗意。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