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得大木遗诗题感因怀平生故人
素士恋知己,衰年感同心。
懵懵如见梦,恻恻还听琴。
户外波荡潏,庭中山嵚崟。
绵邈三十载,空天落遗音。
向夕微雨过,悲风生竹林。
当时文酒侣,满目成飘沉。
嵇调恍一接,阮樽谁复斟。
浩然望云海,独发怀仙吟。
懵懵如见梦,恻恻还听琴。
户外波荡潏,庭中山嵚崟。
绵邈三十载,空天落遗音。
向夕微雨过,悲风生竹林。
当时文酒侣,满目成飘沉。
嵇调恍一接,阮樽谁复斟。
浩然望云海,独发怀仙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在雨中读到已故好友的诗作,触景生情,怀念起逝去的青春和故人。全诗弥漫着淡淡的哀愁,却又透着一股超脱的意境。
开头四句直抒胸臆:我这个清贫的书生最重知己情谊,如今年老体衰,读到故人的诗更觉心意相通。恍惚间好像在做梦,耳边似乎又响起当年共赏的琴声。"懵懵"、"恻恻"两个叠词用得特别生动,把那种亦真亦幻的怀念状态刻画得很传神。
中间六句写景抒情:窗外雨波荡漾,庭院假山高耸。三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只剩故人留在诗中的声音。傍晚微雨过后,竹林里吹来带着寒意的风。这里用"波荡潏"形容雨水的涟漪,用"山嵚崟"描绘假山的嶙峋,都是很新颖的用词。
后六句转入深沉感慨:当年一起饮酒论文的朋友们,如今都已飘零离散。再也听不到嵇康那样的琴声,找不到阮籍那样共饮的知己。望着苍茫云海,只能独自吟诵怀想仙人的诗篇。这里用嵇康、阮籍两位魏晋名士作比,既显出对故人才情的推崇,也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怅惘。
全诗妙在将眼前雨景、往昔回忆和人生感慨自然交融。老人独坐听雨读诗的画面,与"悲风竹林"、"云海苍茫"的意境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虽然主题是怀旧伤逝,但结尾"怀仙吟"三字又给全诗增添了几分超然物外的仙气,让哀而不伤。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