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横山饭伏虎禅院

榔栗横拖去,登临不用扶。
寒香接天影,岚色上花须。
馔净僧分供,庭空客与娱。
平生到难处,结习付圆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伏虎禅院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联"榔栗横拖去,登临不用扶"用轻松的语气开篇:诗人拄着拐杖(榔栗)爬山,却说自己不需要搀扶。这种幽默感暗示他虽年迈但精神矍铄,也暗含对禅修者自立精神的赞赏。

颔联"寒香接天影,岚色上花须"是绝美的自然描写:清冷的香气仿佛连接着天光云影,山间雾气(岚色)萦绕在花蕊间。诗人用"接"和"上"两个动词,让香气和雾气都有了生命力,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

颈联转到禅院生活:"馔净僧分供,庭空客与娱"写僧人分享洁净的斋饭,空旷的庭院却让客人感到愉悦。这里用简朴的寺院生活对比世俗的繁华,突出"空"的禅意——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充满精神享受。

尾联"平生到难处,结习付圆蒲"是感悟:人生遇到困境时,把烦恼都交给打坐的蒲团(象征禅修)。"结习"指积习难改的烦恼,"圆蒲"既是坐垫也象征圆满的智慧,暗示通过禅修获得解脱。

全诗妙在将爬山过程与修行感悟自然结合:从拄杖登山(克服身体困难),到感受自然(净化心灵),再到寺院用斋(体验简朴),最后坐禅悟道(精神超脱)。诗人用日常景物承载深刻禅理,语言清新却意蕴深远,让读者在山水描写中不知不觉感受到禅宗的智慧。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