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郑(玥)客淞江(庚寅)

连江枫树外,烟水隔层波。
岁暮饥寒逼,荒城雨雪多。
故人居谷口,策马去山阿。
几日离居恨,还应独啸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思念故人的孤寂心境,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

前四句写景,渲染凄凉氛围:
"连江枫树外,烟水隔层波"——江边枫树连绵,烟波浩渺阻隔视线。这里用开阔的江景反衬诗人的渺小与孤独。"岁暮饥寒逼,荒城雨雪多"——年末天寒地冻,荒凉的城中雨雪交加。直接点明生存环境的恶劣,饥寒交迫的窘迫跃然纸上。

后四句抒情,表达思念与无奈:
"故人居谷口,策马去山阿"——想到友人住在山谷口,自己却只能骑马奔向陌生的山弯。一静一动的对比,凸显诗人漂泊无定的状态。"几日离居恨,还应独啸歌"——短短几日分别已满是遗憾,如今只能独自长啸高歌排解愁绪。结尾的"独啸歌"看似豪放,实则充满苦涩,是孤独者的自我宽慰。

全诗亮点:
1. 画面感强:枫树、烟波、雨雪等意象组合,像一幅水墨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寒冷孤寂。
2. 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但"饥寒逼""离居恨"等直白表述更能引发共鸣。
3. 矛盾的美感:辽阔的江景与渺小的个人、豪放的啸歌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张力,耐人寻味。

核心情感:
这是一个寒冬漂泊者的自白,既有对温饱的忧虑,也有对友情的渴望,最终化作一声孤独的长啸。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普通人面对困境时最真实的孤独与坚韧。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