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飘泊年年颇恨身,梁园未到滞咸秦。
上楼独为青山立,揽鑑初惊白发新。
北叟何曾悲失马,宣尼犹自问迷津。
功名分有终须得,莫强忧愁耗尔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自勉》是一位漂泊者的内心独白,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自我开解的智慧。

漂泊之苦与时光流逝
开头两句写诗人长年漂泊,遗憾没能到达理想中的“梁园”(象征美好之地),却困在“咸秦”(现实中的平凡之地)。他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青山发呆,照镜子时突然发现白发又添新丝——这种对岁月无情的惊讶,是许多中年人共有的体验。

用典故化解焦虑
诗中提到“北叟”(塞翁)和“宣尼”(孔子)的故事:塞翁丢了马却因祸得福,孔子迷路时仍坚持问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告诉自己:眼前的得失不必太纠结,迷茫时也要继续探索。这种借古人的智慧宽慰自己的方式,显得既通透又接地气。

最后的自我安慰
结尾两句最直白:功名该有的总会来,别硬逼自己,白白消耗心神。像极了现代人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既有努力,也懂释然。

现代启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真实。它不掩饰漂泊的辛酸、对衰老的恐慌,但最终用豁达的心态化解焦虑。对于今天同样面临压力、年龄焦虑的人来说,这种“承认困难→寻找方法→自我宽慰”的思路,依然很有参考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