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依皇祖登岱诗韵 其二

天齐才让天居上,进步竿寻百尺头。
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沉浮。
岂缘乘兴三千仞,敬识凭高十二州。
继述何能蘉敢不,乾坤亭里久延留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先祖功业的敬仰和继承的决心。

前两句写登山的过程:泰山虽然雄伟("天齐"指泰山),但终究比不上天空的高度;诗人不断攀登,直到百尺竿头(形容极高处)。这里用"进步"二字暗示攀登不仅是空间上的上升,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中间四句写登顶后看到的景象:群山像衣服的褶皱一样起伏,云雾在广阔的天空中沉浮变幻。诗人并非单纯为了游玩("乘兴")才登高,而是怀着敬畏之心,从高处认识天下("十二州"代指全国疆土)。这里将自然景观与家国情怀巧妙结合。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何能"),但不敢不继承先祖遗志("蘉敢不");在象征天地的"乾坤亭"久久停留,既是对壮丽景色的留恋,更是对治国理政的深思。全诗将登山体验、自然美景与政治抱负融为一体,展现了开阔的胸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