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卷,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悠远。
前两句写景:枫叶沙沙作响,溪水叮咚流淌,远远望去,高耸的石壁泛着青色的光泽。诗人用"瑟瑟"和"泠泠"两个拟声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秋风拂过枫林、溪水流过山涧的声音。"千寻"形容石壁之高,给人巍峨壮观的视觉感受。
后两句由景及情:是谁在这里题写了苏东坡(子瞻)当年的诗句?就在虔州城外的古螺亭啊。这里暗含对苏轼的追思,古螺亭作为历史遗迹,承载着文人的记忆。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一个疑问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份对往昔文人雅士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就像一张有声有色的风景明信片,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暗藏深沉的人文情怀。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把眼前的景色和心中的感慨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