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蠹化蝶①
橘蠹凡两种,食心与食叶。
食叶者速化,势如灵鬼摄(语出关尹子)。
朝为蠕蠕虫,暮作栩栩蝶。
公然委其蜕,双翅巧开合。
却向故枝头,飞飞绕三匝。
漆园方大梦,与汝形相接。
试问前后身,依稀在目睫。
食叶者速化,势如灵鬼摄(语出关尹子)。
朝为蠕蠕虫,暮作栩栩蝶。
公然委其蜕,双翅巧开合。
却向故枝头,飞飞绕三匝。
漆园方大梦,与汝形相接。
试问前后身,依稀在目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讲了一个关于生命蜕变的哲理故事。
开头说橘子树上有两种蛀虫:吃果实的和吃叶子的。吃叶子的虫子变得特别快,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早上还是蠕动的肉虫子,晚上就变成扑闪翅膀的蝴蝶了。最神奇的是,它把旧皮囊随便一扔,就能在新生的翅膀上玩出各种花样,还绕着曾经啃过的树枝转圈飞。
这里其实在说:庄子做梦变成蝴蝶的故事(漆园指庄子),和眼前这个虫子变蝴蝶的场景简直一模一样。诗人看着蝴蝶忍不住问:你到底是之前那条虫?还是现在这只蝶?答案就在我们眼皮底下——生命的变化就像眨眼的瞬间那么自然又神奇。
全诗把科学观察(昆虫变态)和哲学思考(物我转化)完美结合,用虫子化蝶比喻生命形态的奇妙转换,告诉我们:看似完全不同的两种生命状态(虫/蝶),其实是同一个生命的延续。就像我们每个人也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阶段,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既相同又不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