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萨勒巴里对月连日扈从由雍安岭乌兰哈尔哈至上都必拉观围恭纪八首 其二

初分左右俨星奔,旋列方圆阵法存。
千仞冈头黄纛下,蓝旗两扇合旌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家围猎的壮观场景,用动态的画面感展现军队的威武气势。

前两句写军队的阵型变化:一开始队伍像流星般快速分成左右两翼,随后又迅速变换成方阵和圆阵,展现出严明的军事纪律。"俨星奔"的比喻既表现了速度之快,又暗含队伍整齐有序。

后两句聚焦到一个具体场景:在高耸的山冈上,皇帝(黄纛象征)的指挥旗下,两扇蓝色旗帜像大门一样合拢,形成一个封闭的围猎区域。"旌门"这个意象既写实又富有仪式感,让人仿佛看到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场面。

全诗通过"分-列-立-合"四个动作,像电影镜头般由远及近,由动到静,最后定格在旗帜合围的瞬间。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围猎过程,但通过军队布阵的严谨和场面的恢弘,已经让读者感受到皇家狩猎的非凡气势。黄蓝两色的旗帜在诗中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视觉冲击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