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离别时的感伤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语言平实却情感深厚。
首联"二月春归杨柳条,广陵风雨日萧萧"用早春二月的杨柳和风雨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杨柳本应代表生机,但配上风雨就显得有些凄凉,暗示着离别的愁绪。
颔联"题诗不到忘忧馆,走马何年海雁桥"表达了无法与友人相聚的遗憾。"忘忧馆"本是可以消愁的地方,但诗人却无法在那里题诗寄情;"海雁桥"可能是与友人曾经同游之处,如今不知何时能再一起策马同游。
颈联"江上归心怜草色,城边晚景惜花朝"通过江边青草和城边晚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怜"和"惜"字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珍视。
尾联"梁园宾客天涯在,空听钟声落暮潮"点明主题:曾经在梁园欢聚的朋友们如今各奔东西,诗人只能独自听着暮色中的钟声和潮声,倍感孤独。"空听"二字尤其凸显了思念之情的无处寄托。
全诗以景写情,通过风雨、杨柳、钟声等意象,将春日离别之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娓娓道来。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朋友,但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和回忆中的地点,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孤寂与怀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