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谢巽川,他要去保安(今陕西一带)寻找他的伯父。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君家玉树树干游”,用“玉树”比喻谢巽川的家族,有赞美其家族人才济济的意思。“干游”则是指游历四方,预示了谢巽川将要开始新的旅程。
第二句“郎罢于今尚黑头”,使用了古代对年轻人的称呼“郎”,强调谢巽川虽然要离家远行,但他依然年轻力壮,有着无限的未来和可能。“黑头”也有黑发未老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青春的赞美。
第三句“万里片帆瞻阙念”,描绘了谢巽川远行的情景。“万里”显示旅程的遥远,“片帆”是船帆的意象,带有一种孤独旅行的感觉。“瞻阙念”则是表达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回望。
第四句“一腔寸地壮边猷”,这里的“一腔寸地”可以理解为全身心投入,“壮边猷”则是壮志在边疆,意味着谢巽川对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他想要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第五、六句“天南父子欣莱彩,塞北风尘喜仲裘”,描绘了谢巽川和他的父亲在异乡相聚的情景。“天南”“塞北”暗示了他们父子将要分隔两地,“欣莱彩”“喜仲裘”则是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易水良浆酣夜月,身携黄诰到瀛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易水良浆酣夜月”中的“良浆”可以理解为美酒,“酣夜月”则是月下畅饮的场景,寓意着友谊的深厚。“身携黄诰到瀛州”则祝愿谢巽川带着皇帝的诏令(黄诰)顺利到达目的地,实现他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展现了边疆的壮丽和人生的豪情。语言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诗意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