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汨罗芭蕉寺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幽人一派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间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
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耳聆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
幽人一派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间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
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耳聆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青山绿水间的诗意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心灵宁静。以下用现代语言逐层解析:
1. 自然与人的和谐 开篇用"寒泉从青山腹部流出,青山依然保持翠绿"的生动画面,比喻隐居者(幽人)像泉水一样纯净的心境。他靠着溪水建了几间小屋,说明生活简朴但贴近自然。
2. 感官的盛宴 通过窗户能看到瀑布飞溅如珍珠,枕边溪水声像玉器轻鸣。山中仿佛有金龙要腾飞(可能是阳光下的溪流反光),涧底月亮清澈得能用手捧起(银蟾指月亮)。这些比喻让普通景物变得神奇。
3. 日常的禅意 敲磬声惊醒了晨鹭,停下诵经看乌鸦洗澡,这些生活细节充满趣味。喝茶时茶香沁入心脾(茗雪指茶沫),松涛声在山谷回荡,说明隐居生活虽简单却感官丰富。
4. 精神境界 "清净耳"指放下杂念的耳朵,听着像绝弦琴(没有琴弦的琴,喻天籁之音);"广长舌"是佛经用语,这里形容自然之声像在讲述佛法真谛。客人来了都舍不得离开,因为溪水南北都是摇曳的竹林,环境太迷人。
全诗精髓在于:用做饭、听水、看鸟这些日常小事,展现隐居者把平凡生活过成艺术的能力。自然景物被赋予金龙、银蟾等奇幻色彩,说明只要心怀诗意,破旧小屋也能变成仙境。最后竹林暗示这种清雅生活可以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