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袁宏道悼念好友江进之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之情。
前四句赞美逝者的才能:江进之就像经过千锤百炼的能手("好手经炉冶"),是能匡扶时局的老成之人("匡时正老成")。他像南朝文豪江淹("文通")一样才华横溢却未尽其才,虽然担任澧州知州("元静职"),但大材小用了。
后四句写哀思:用贾谊在长沙见不祥之鸟("妖作长沙鵩")的典故,暗示好友遭遇不测。如今澧水边的衙署("帐空澧水萤")只剩萤火虫飞舞,当年同游的桃花源("花源")旧址,只剩下台阶旁寂寞生长的野草("莎草背阶生")。
全诗通过"炼金""江淹""贾谊"等典故,将好友比作历史名人,突出其不凡才华。最后用空帐、野草等意象,营造人去楼空的凄凉氛围,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最深的哀思。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