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平定苗疆叛乱的军事行动,充满了对统帅英明决策的赞美。
前两句写行军场景:"万仞苍厓一线通,兜零火照马头红"——战士们沿着险峻的山崖行军,狭窄的山路像一条细线悬挂在万丈悬崖上。夜晚的火把照亮了马头,映出一片红色。这两句用夸张的笔法("万仞"形容山极高)和鲜明的色彩对比(黑暗中的火光),烘托出行军的艰险和战士们的英勇。
后两句赞美统帅的谋略:"原知庙算真无敌,先定黔中下楚中"——早就知道朝廷的军事谋划无人能敌,先平定贵州(黔中),再拿下湖南(楚中)。"庙算"指朝廷高层的战略部署,诗人用"真无敌"直接表达对统帅福康安的敬佩,同时点明这场战役的胜利是步步为营的结果。
全诗亮点:
1. 画面感强——"悬崖""火把""马头红"像电影镜头,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行军的震撼场面。
2. 对比手法——险峻环境(苍厓一线)与军队气势(火照马头)形成反差,突出将士们的无畏。
3. 语言直白有力——没有复杂典故,用"真无敌"这种口语化表达,让赞美更显真诚。
核心情感:通过记录一次军事胜利,歌颂国家武力的强大和统帅的英明,传递出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