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永嘉石门观瀑布①(丙辰)
侵晨直上青云梯,一派寒泉迸龙穴。
崖头百丈直如削,逼令泉飞出其缺。
当其欲落未落时,冲击纷披忽三折。
坐教破碎飘轻清,不使浑沦成注泄。
偶经宿雨更争来,少得回风便旁掣。
横入云气派将断,影漏初阳眼尤瞥。
沾衣湿意诧沉阴,扑面清光仰霏屑。
何人拍手喝曰奇,若使彼惊少吞咽。
到地洒石无暄声,此石千年洗真洁。
澄潭半顷绿光净,如著一尘即污亵。
老僧新焙春中茶,烧松煮水快一啜。
樱桃蔗浆漫相胜,谁复此时犹内热。
暑天风日谅不到,寒想冰丝半空结。
安得诛茅四时住,坐对天绅自怡悦。
出山一步一回顾,隔断青林始忍别。
行看雁荡大龙湫,与此相衡孰奇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永嘉石门瀑布的震撼体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惊叹和留恋。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的奇幻感(前四句):
诗人用夸张手法说谢灵运(永嘉太守)当年劈开了石门山,为瀑布创造了通道。清晨爬上陡峭的山路,突然看见寒泉从龙穴般的山缝中喷涌而出,营造出神话般的氛围。
2. 瀑布的震撼画面(中间十二句):
- 百丈悬崖像被刀削过一样笔直,逼着泉水从缺口飞泻。
- 水流在半空经历三次折转才落地,像被刻意打碎成晶莹水雾,而不是直接砸下来。
- 雨后水量更大,风一吹水珠就横飞,阳光穿过水雾形成闪烁的光影。
- 水汽沾湿衣服,扑面而来的清凉水雾让人睁不开眼。
- 有人激动得拍手叫绝,瀑布的轰鸣声仿佛连自己都被吞没了。
3. 潭水的纯净感(接下来六句):
- 瀑布落地时没有嘈杂声,而是默默冲刷着千年岩石。
- 潭水像半亩透明的绿玻璃,干净得容不下一粒灰尘。
- 老僧用松枝煮新茶,比樱桃汁、甘蔗水更解渴消暑。
4. 流连忘返的心情(最后六句):
- 这里夏天也凉快得像结着冰丝,让人想搭茅屋长住。
- 离开时一步三回头,直到树林完全遮住瀑布才舍得走。
- 最后联想到雁荡山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觉得眼前这个更神奇。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像用文字拍电影,从远观到近感,从视觉到触觉全方位描写。
- 把瀑布写得既有力量("劈山裂壁")又很灵动("水雾横飞")。
- 通过对比(有声的瀑布vs安静的深潭)展现大自然的矛盾美。
- 结尾的"一步一回头"特别真实,谁见过壮丽景色后不是这样呢?
普通人也能感受到:
即使没去过石门瀑布,读这首诗时也能脑补出这样的场景:站在瀑布前衣服被水汽打湿,脸上溅到凉丝丝的水花,耳边是轰隆水声,阳光在水雾里画彩虹,最后喝到用山水泡的茶特别清甜——这种身临其境的描写,正是古诗的魔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