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贡士登清泠台玩月

山川收晚霁,暝色上高台。
共是吟秋客,还同看月来。
衣冠林薮逸,词赋柏梁才。
山鬼惊联句,沙禽避洗杯。
河低全拂树,露重稍滋苔。
海上鲛人出,云中桂子开。
乐游良夜剧,高兴昔人谐。
归去金溪上,看云首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秋夜登高赏月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趣味。

开篇用"山川收晚霁"描绘雨后天晴的傍晚,暮色爬上高台,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悠远的基调。诗人与黄贡士等友人都是热爱吟咏秋景的文人,此刻一起登台赏月,志趣相投。

中间部分生动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热闹场面:他们衣着随意地徜徉在林间,即兴创作着优美的诗赋。联句作诗时连山鬼都为之惊叹,洗杯饮酒时连水鸟都纷纷避开,用夸张手法表现了文人们纵情诗酒的潇洒。

接着描写夜深时分的自然景象:银河低垂仿佛拂过树梢,露水渐重滋润着青苔。诗人展开瑰丽想象,仿佛看到海底的鲛人现身,月宫中的桂树开花,将现实与神话巧妙融合。

结尾写尽兴游玩后,诗人在归途中仍不时回望云月,表现出对这次雅集的留恋之情。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文人活动,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