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泛舟登高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愁绪。
前两句"重九苏台登暮秋,毗陵公子神仙流"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重阳节这天,诗人和朋友们在苏州的姑苏台上登高望远,其中一位来自常州(毗陵)的朋友气质高雅如神仙一般。这里用"神仙流"形容朋友,既赞美了他的风度,也暗示了这次聚会的超脱尘俗之感。
后两句"黄英一束无人送,楚客偏多冉冉愁"笔锋一转。虽然带着菊花(黄英)来应景,却无人相赠,透露出些许落寞。"楚客"指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用"冉冉愁"形容愁绪如烟般缓缓升起,既形象又含蓄。这里的愁可能是思乡之情,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前半写欢聚之乐,后半写独处之愁,在重阳这个传统团聚的节日里,更凸显出游子的孤独。语言清新自然,情感表达含蓄内敛,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若有若无的秋日愁绪。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