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叹

睢盱海东国,其俗与人殊。
暴殄待人物,行与疫鬼俱。
检疫入人家,横将老幼驱。
刀圭及针药,刲剖死人肤。
云欲免传染,须焚死者躯。
到处人惶惶,有病应受俘。
不许在家养,病院非虚拘。
或有讳病人,一死如偷窬。
亦有无病人,羸黄以病诬。
封守死者家,禁锢七日踰。
彼谓行善政,防患无不孚。
将彼作疠看,自是愚人愚。
愚人死犹可,检疫呼杀我!
疫死柔于水,检死暴于火。
水火两无情,万物为么么。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检疫制度的残酷现实,可以理解为一场"防疫悲剧"的现场报道。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防疫乱象(前16句)
诗人先描写检疫人员闯入民宅的暴力场景——像驱赶牲畜一样把老少赶出家门,用刀具药物强行处理尸体,声称要焚烧尸体防传染。老百姓吓得不敢生病,病人被当作俘虏抓走,医院成了变相监狱。有人隐瞒病情像做贼,健康人也可能被误判为病患,死者家属要被关禁闭七天。

2. 制度荒诞(中间4句)
官方自称这是"善政",但百姓觉得这比瘟疫本身更可怕。这里出现全诗最尖锐的对比:防疫者把百姓当病毒看,百姓觉得防疫者才是真正的"瘟疫"。

3. 生死对比(最后6句)
诗人用"水火"比喻两种死亡:瘟疫像温柔的水慢慢淹死人,而检疫像暴烈的火直接烧死人。最后感叹在严苛制度下,普通人的生命就像蝼蚁般微不足道。

这首诗的震撼力在于:
- 用"刀圭针药""刲剖人肤"等血淋淋的细节展现古代防疫的原始粗暴
- 通过"医院非虚拘""一死如偷窬"等描写,反映制度性暴力对人的异化
- "疫死柔于水,检死暴于火"的比喻,成为全诗最刺眼的金句,把抽象的制度伤害具象化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防疫过度"的抗议诗,提醒我们:任何以健康为名的措施,都不该变成践踏人性的借口。诗中那些被检疫制度碾压的小人物,至今仍在叩问着每个时代的防疫伦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