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洒脱不羁的文人夜归的场景,充满自由随性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他一天之内游遍两处寺庙("两地禅林一日穷"),顶着大风潇洒前行("角巾面面折冲风")。"角巾"是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折冲风"生动表现出迎风而行的豪迈姿态。
中间四句用鲜明的画面展现他的闲适生活:看落花如雪飘向天际,破戒在寺庙饮酒;坐在江边看暮色中的帆影,为赏景不惜买下池馆却发现花已凋零。这些细节既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透露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踏着月光回到南城,醉倒在松树下听着晚钟。这个画面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寺庙的禅意完美融合,"醉卧松根"的随意与"听暮钟"的宁静形成有趣对比,把"洒逸"(洒脱飘逸)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没有刻意说理,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片段,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诗人选取的每个场景都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这位潇洒文人一日游历的生动图景。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