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 其二十八

寒炉竟日画残灰,情绪禁持未破梅。
躲避病魔无复壁,逋逃文债少高台。
生成穷骨难抛得,自锁愁肠且放开。
惭愧西堂分卫毕,旋倾斋钵送参来(小尽日灵嵓长老送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诗人苦闷又无奈的生活状态,充满自嘲与温情。

前两句写病中无聊:诗人整天守着冷炉子,用炉灰涂涂画画,像被囚禁一样打不起精神,连梅花开了都无心欣赏。"禁持"二字生动表现了被病痛束缚的无力感。

中间四句是无奈的自嘲:生病躲不开就像家里没有躲藏的墙壁,欠下的诗债也没法在高台上逃避。诗人说自己天生穷命甩不掉,愁肠百结也只能自我开解。用"逋逃文债"这种俏皮说法,把写诗的负担比作债务,苦中作乐。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最感动的是灵岩长老雪中送炭,在月末(小尽日)送来人参补身体。"分卫"是佛教布施的意思,这里既指长老的施舍,又暗含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从"惭愧"到"旋倾"的急切,可见诗人内心的温暖。

全诗妙在把病痛、贫困、写作压力这些沉重话题,用炉灰画梅、逃债、锁愁肠等生活化比喻轻松道来,最后以人情温暖收尾,让人看到困顿中的幽默与光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