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秋江上的宁静画面,却暗含禅机。前两句写景:秋日江面雾气缭绕,小岛晴明可见,白鹭一行行站在水边。这画面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后两句突然转折:如果心中不存对观音菩萨的虔诚,怎会真正领悟佛法的奥妙?
诗人用"鸥鹭站立"的静态画面,比喻人若只停留在表面修行(如机械念经),就像呆立的鸟儿,无法真正飞入佛法的大门。"普门"是观音菩萨度化众生的法门,诗人用"争知"(怎会知道)的反问,点破修行真谛:真正的觉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虔诚。就像秋江美景就在眼前,但只有用心感受的人才能领会它的神韵。
释可勋
释可勋,俗姓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为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住宣州兴福院。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尝召对(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三一)。《五灯会元》卷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