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琵琶亭

香山居士头欲白,秋风吹分湓城客。
眼看世事等虚空,云梦胸中无一物。
举觞独醉天为家,诗成万象遭梳爬。
不管时人皆欲杀,夜深江上听琵琶。
贾胡老妇儿女语,泪湿青衫如著雨。
此公岂作少狂梦,与世浮沈聊尔汝。
我来后公三百年,浔阳至今无管弦。
长安不见遗音寂,依旧康庐翠扫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琵琶亭的感慨,借白居易(香山居士)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心境。

前四句写白居易年老时被贬到湓城(今江西九江),看透世事如浮云,内心空明。他喝酒写诗,把天地当作家,诗句能梳理世间万象。即使当时很多人排挤他,他依然在深夜江边听琵琶,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间四句描写琵琶声的感染力。商贾、老妇、孩童的言语(暗指世俗琐事)让他泪湿青衫。但白居易并非年少轻狂,只是用随波逐流的态度应对世俗。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感叹。三百年过去了,浔阳(九江古称)再没有当年那样的音乐。长安(代表繁华)已听不到遗音,只有庐山(康庐)的翠色依旧扫过天际。这里暗含对文化衰落的惋惜,以及自然永恒、人事易逝的感慨。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高洁情怀,同时透露出对知音难觅、文化凋零的孤独感。最妙的是把白居易听琵琶的典故、自己的游历和庐山实景自然融合,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眼前景物的鲜活。

郭明复

郭明复,字中行,成都(今属四川)人。印子。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容斋三笔》卷六)。淳熙四年,入成都帅范成大幕。六年,召为敕令所删定官(《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五二)。尝知崇庆府。事见《吴船录》卷上。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