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兰若

偶因送客入孤村,一带苍烟绕寺门。
长者更谁金可布,人间不信石能言(内有周使君碑)。
含风细叶虫吟早,带雨幽花鸟踏翻。
墙下萧郎两丛竹,它年会见汝生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客途中偶然发现的幽静村庄和寺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传递出人生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慨。

前两句写送客时偶然进入一个偏僻村庄,看到苍茫烟雾笼罩着寺庙大门,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氛围。三四句用典:提到寺庙里无人布施金钱(暗指香火冷清),而寺内石碑虽记载着历史(周使君碑),却无人相信石头能"说话"(指石碑记载的历史无人关注),暗示历史容易被遗忘。

五六句转向自然景物描写:微风中嫩叶轻摇,秋虫早早开始鸣叫;雨后的野花上留着鸟雀踩踏的痕迹。这两句用"虫吟早"和"鸟踏翻"的生动细节,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秋日小景。

最后两句别出心裁:诗人把墙下的两丛竹子拟人化,称它们为"萧郎"(借指竹子),并幽默地说将来会看到竹子"生孙"(指竹笋)。这个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又用轻松的语气冲淡了前文的寂寥感,体现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孤村古寺的萧瑟与自然生命的蓬勃形成对比,在静谧中见生机,在沧桑中显幽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达观的生活智慧。

0